台灣鋼鐵集團 沛波鋼鐵
    • 詢價車(0)
  • 首頁
  • 關於沛波
    • 經營理念
      • 公司願景
      • 公司商業模式
    • 人才資源
      • 退休制度
      • 工作環境與員工人身安全
      • 學習發展
      • 福利制度
      • 104人力銀行
      • 1111人力銀行
    • 資訊安全
  • 產品與服務
    • 產品服務
    • 鋼筋
    • 鋼筋加工
  • 最新消息
    • 沛波鋼鐵最新消息
      • 沛波鋼鐵最新消息
    • 沛波鋼鐵相關訊息
    • 集團內其他產業相關資訊
      • 每週新聞資料整理
  • 投資人專區
    • 財務資訊
      • 每季財務報告
      • 每月營收報告
    • 股東專區
      • 股東會
      • 年報
        • 110年
        • 歷年
      • 重大訊息
      • 股利資訊
      • 股價查詢
      • 股務代理機構
      • 前十大股東
    • 利害關係人專區
    • 公司治理
      • 董事會資訊
        • 董事會成員及重要管理階層之接班規劃
        • 董事會運作
        • 審計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最近年度支付董事、監察人、總經理及副總經理之報酬
        • 委員會成員
        • 風險管理
        • 獨立董事與內部稽核及會計師溝通情形
        • 監察人參與董事會運作情形
      • 公司內規
      • 落實誠信經營情形
        • 公司內、外部人員對於不合法(包括貪汙)與不道德行為的檢舉說明
      • 履行社會責任情形
      • 公司治理架構及運作情形
      • 內部稽核
      • 公司治理主管
      • 人權政策
      • 智慧財產管理
      • 供應商管理
  • 集團網站
  • 沛波活動花絮
    • 2017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 聯絡我們
  • 進度查詢
  • 03
首頁 » 最新消息 » 集團內其他產業相關資訊 » 每週新聞資料整理 »

東鋼H型鋼降價 今年首見

東鋼H型鋼降價 今年首見

[2016-08-01]

東鋼H型鋼降價 今年首見

2016-08-01 06:03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東和鋼鐵(2006)與中鋼旗下中龍,今(1)日起調降8月H型鋼每公噸300元,為今年首見跌盤,引起市場注目。而東鋼加碼越南有成,與政府南向政策契合,將擁東協自貿區利基,前景展望看俏。

法人表示,H型鋼為大型建築鋼材,市場供給需求向來穩定,東鋼與中龍挺價的能力很強,如今行情走低,顯示市場結構出現重大變化造成盤價疲軟,行情是否逆轉而下待觀察。東鋼29日收18.25元,跌0.05元。

上市鋼廠主管指出,東鋼與中龍是國內H型鋼二大主力廠,受到營建業景氣低迷衝擊,新釋出的鋼結構建案工地以及大型廠房案量萎縮,需求快速降溫,進口貨以及流通料源議價空間加大,原本H型鋼7月盤價就有下跌呼聲,但東鋼與中龍不為所動,7月仍以平盤定調,進單量不如預期,迫使本月出現今年首見跌盤,8月盤價下修後,H型鋼交易價每公噸1.8萬元至2萬元。

圖/經濟日報提供由於營建與公共工程減幅高於五成,房地產市場又有稅制不合理的爭辯,討論未見明朗前,都將阻礙新建案登場,對H型鋼展望趨於保守,8月盤價下跌,未來再降的可能性仍高,年底前都將受到考驗。

法人指出,東鋼H型鋼營收占比約30%,鋼筋占46%為最大宗商品,但鋼筋毛利低,H型鋼附加價值高,值得注意的是東鋼進取越南富鋼鐵的電爐廠後,近期再增資5.08億元(1,575萬美元)擴建,可直接在當地產製鋼筋等建築用鋼,迎合越南國內經濟起飛、營建工地需求大增的利基。

另一方面,東協自貿區成型,越南據點向外輻射周邊市場,東鋼越南電爐廠進可攻、退可守,尤其政府積極推動南向政策,東鋼站在浪頭上,有機獲得更多支持。

 

 

中鋼好賺 盈餘季增七倍

2016-08-02 01:40:19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中鋼昨(1)日公告6月自結獲利,6月合併營業利益逾34.96億元,創六年來單月新高,但受投資越鋼損失5億元拖累,合併稅前盈餘27.61億元,僅比5月略增。中鋼第2季稅前盈餘70.2億元,仍比第1季的8.31億元大增七倍,市場預期中鋼第3季獲利仍處於高點。

法人指出,中鋼第3季財報的關鍵變數,將視第4季行情是否走跌可能產生的降價追溯,但綜觀當前大陸鋼價回穩,中鋼第3季接單滿溢,前景仍相當樂觀。昨天中鋼股價上漲0.3元,收22.35元。

受惠從今年3月起調高鋼價,中鋼6月營業利益大突破,來到34.96億元,創下2010年8月以來單月新高,但業外認列越南河靜鋼廠轉投資損失約5億多元,導致中鋼6月合併稅前盈餘縮水。越南河靜鋼廠須賠償越方161億元,目前已繳交一半,法人估計從中鋼的認列金額來看,應是分期認列。

法人指出,中鋼盤價從3月漲到8月,累計上漲26%,到9月盤價才下修4%,整體觀察漲多跌少的局面,對中鋼第3季營收獲利有高度加分效果,因此一般預期中鋼今年營運高點就是在第2季與第3季間,第4季除非行情大幅回落,降價追溯進而侵蝕獲利,否則今年中鋼持盈保泰的機會很大。

中鋼表示,第1季鋼價低迷,第2季毛利普遍比首季好很多,獲利躍升到70億元,其中6月碳鋼銷售量95.4萬公噸,今年以來銷量累計已達559.71萬公噸。

法人表示,中鋼9月盤價雖跌4%,但市場正向看待,第3季接單量滿溢,接單可望比目標量341萬公噸多出近2%,預期若當前市況延續,配合中國大陸熱軋、冷軋底材走揚,中鋼第4季內銷價由跌轉漲的機會愈來愈大,上市櫃鋼廠可望同步受益。

首鋼、河鋼傳合併 類股大漲

2016-08-02 03:01 經濟日報 記者蘇珮儀/綜合報導

彭博資訊昨(1)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大陸官方考慮創建南北兩大鋼鐵集團,計畫合併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創建「南方鋼鐵集團」,「北方鋼鐵集團」則計劃合併首鋼集團和河鋼集團。若消息屬實,全球鋼鐵行業排名將大洗牌。

知情人士進一步指出,寶鋼和武鋼的鋼鐵資產將注入寶鋼,成為南方鋼鐵集團旗下的南方鋼鐵股份公司;兩家公司的非鋼鐵資產將注入武鋼,成為南方鋼鐵集團旗下的南方鋼鐵實業公司。知情人士稱,上述計畫尚未最終確定,可能存在變數。

截至發稿,大陸國資委並未回覆彭博資訊尋求置評的傳真。寶鋼發言人則拒絕置評。

受此消息影響,A股午後開盤,鋼鐵類股走勢迅速拔起、領漲大盤,首鋼股份等多股拉升翻紅,終場多檔逆勢收紅,鄂爾多斯收漲6.09%,三鋼閩光收漲4.17%,首鋼股份收漲2.22%,安陽鋼鐵、河鋼股份及金岭礦業等多檔個股漲幅皆逾1%。

「寶武合併」的消息去年就有傳聞,今年6月終於塵埃落定,武鋼股份與寶鋼股份6月26日同步公告稱,兩公司正籌劃戰略重組事宜,皆於當月27日起停牌,至今仍暫停交易中。

大陸鋼鐵業因產能過剩,官方近年來不斷推動資源整合,服膺「十三五」規劃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國務院並於上周二(26日)發布央企結構調整與重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強強聯合、集中資源,減少無序競爭和同質化經營,期能有效化解行業產能過剩。

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河鋼集團、寶鋼集團、首鋼集團及武鋼集團2015年粗鋼產量分別為4,774萬噸、3,493萬噸、2,855萬噸和2,577萬噸,分別位居全球第二、第五、第九和第11位。阿賽洛米塔爾( Arcelor Mittal )則以9,713萬噸的粗鋼產量位居全球之冠。

若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合併成立南方鋼鐵集團後,其去年的粗鋼總產量將達到6,070萬噸;而首鋼集團與河鋼集團如果實現重組,新的北方鋼鐵集團去年粗鋼總產量將為7,629萬噸。北方鋼鐵集團和南方鋼鐵集團將成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的鋼鐵企業,僅次於阿賽洛米塔爾。

 

 

 

 

 

 

 

 

中鋼 6月稅前獲利翻近倍

作者林憲祥╱高雄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8月2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林憲祥╱高雄報導】

中鋼(2002)6月合併稅前淨利27.61億元、月增1.91%、年增91.86%,創民國103年12月以來單月獲利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稅前淨利為78.49億元,每股稅前淨利近0.5元,優於預期。

中鋼指出,6月獲利大增,主因鋼品銷售單價增加,每公噸約較5月增加700元,但受轉投資台塑河靜(開曼)公司遭越南政府開罰5億美元,中鋼依投資比率要認列虧損新台幣5億元,否則6月獲利會更好。

中鋼昨(1)日股價上漲0.3元,收22.35元,單日漲幅1.36%,成交量14,695張。

中鋼昨天公告,6月合併營收249.71億元、年增3.70%,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372.91億元、年減11.06%;單月合併營業利益34.96億元、月增17.11%、年增122.10%,累計合併營業利益92.02億元、年減11.00%;單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7.61億元、月增1.91%、年增91.86%,每股稅前淨利近0.18元,累計合併稅前淨利為78.49億元、年減26%,累計每股稅前淨利近0.5元。

中鋼表示,該公司6月碳鋼銷量為95.44萬公噸,略低於5月的98.09萬公噸,其中內銷比率為68%,累計前6個月碳鋼銷售量559.71萬多公噸,其中內銷比為69%,但伴隨當月內銷鋼價上漲,平均每公噸調漲1,483元,平均漲幅10.5%,以致每公噸平均單價增加700元,是推升當月獲利的最大原因。

但因台塑河靜鋼廠排放廢水汙染案,應越南政府要求,必須賠償5億美元,中鋼依權益法認列新台幣5億元虧損。

展望未來,中鋼表示,該公司將於本月24日開出第4季內銷鋼價,近日來上海和廣州熱軋、冷軋流通行情雖有小幅震盪情況,但相較於前一周則有逆勢回漲情況,其中熱軋每公噸報價在人民幣2,740∼2,810元間,且冷軋每公噸報價在人民幣3,120∼3,200元間,將待大陸寶鋼近期內開出9月份價格後,才可能較確定第4季鋼價走勢。

 

大陸擬整建南北鋼鐵雙強

2016年08月02日 04:10 吳瑞達/綜合報導

大陸擬整建南北鋼鐵雙強

大陸鋼鐵業整頓重點方向

中國大陸鋼鐵業產能過剩,大陸政府除了在政策上降低產能,安排低效益企業退出市場外,有消息指出,官方還考慮整建南北兩大鋼鐵集團。不過,這項計畫尚未完全確定,仍存變數。

鳳凰網引述彭博消息報導稱,知情人士表示,大陸政府考慮整建南北兩大鋼鐵集團。按照規劃,將合併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創建南方鋼鐵集團;並計畫合併首鋼集團與河鋼集團,創建北方鋼鐵集團。

 

 

 

 

 

 

 

興富發 8月營收衝百億

2016-08-03 04:11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興富發建設(2542)7月在總銷破百億元的「台北晶麒」啟動交屋入帳下,營運可望往上跳。法人表示,興富發8月營運在該案集中入帳,加上轉投資潤隆也有新案挹注下,單月合併營收有機會突破百億元,寫下今年單月營運新高、歷史次高紀錄。

興富發今年上半年在總銷69.05億元「成大城」、183.5億元「台北時代廣場」兩大案貢獻下,帶動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36.3億元、年增25.3%。法人表示,「台北時代廣場」屬於高毛利個案,上半年公司獲利可期。興富發昨(2)日收在49.7元,上漲0.85元。

展望第3季,興富發表示,總銷123億元的「台北晶麒」自7月開始交屋,交屋率約一成;法人表示,該案銷售率超過85%,預計將在8月集中貢獻,加上潤隆總銷約68億元的「大悅」,銷售率七至八成,也將在本月挹注,單月營運將暴衝,有機會挑戰百億元、寫下今年單月營運新高、歷史次高紀錄。

法人指出,興富發第3季除有總銷破百億元的「台北晶麒」交屋挹注外,9月還有總銷約32.96億元的竹北案「巨人」完工,該案銷售率超過五成,也是本季營運貢獻重點。

興富發表示,今年第4季預計還有總銷25億元「雙美館」、總銷170億元「雙湖匯」完工,兩大案銷售率均逾六成,不過因交屋時間點接近年底,今年貢獻視交屋進度而定。

興富發今年初指出,今年公司營運重點圍強銷手中約140億至150億元餘屋,目前已去化30多億元,其中林口成屋案「國家首席」因促銷策略奏效,現僅剩十多戶餘屋可售。另外,北市大直的「台北時代廣場」銷售率也拉高到六成。

興富發營運概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韓廠打價格戰 豐興反擊

2016-08-03 04:11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南韓進口型鋼推出「反壟斷獎金」,型鋼龍頭廠豐興(2015)不堪其擾,市場傳出豐興將祭出絕殺政策。法人表示,預期將對短期價格恐造成衝擊,但若能快速恢復產銷交易秩序,可望讓豐興擺脫價格戰,有利長期發展。

型鋼是指角鐵、槽鐵、扁鐵等小型鋼材,以上市電爐鋼廠豐興為供應大宗,市占高達九成以上,由於型鋼產品附加價值高,毛利也優於鋼筋等其他建築鋼材,豐興營收中,型鋼占比高達31%,僅次於鋼筋的占比約40%。豐興昨(2)日收41.4元,跌0.7元。

上市鋼廠主管說,易昇鋼鐵自南韓進口約3,000公噸小型鋼材,鎖定豐興進行打擊,前陣子大打價格戰,迫使豐興祭出反進口獎金及提貨優惠等措施抵制,等同型鋼每公噸實際降價600至1,000元,讓經銷商喜出望外,為這波進口料與本土型鋼對陣下的最大贏家。

有鑑於豐興以「反進口料」為名,易昇相對祭出「反壟斷獎金」,鼓勵通路商加入批貨採購行列,同時形塑豐興獨大的形象,進行心理戰術,從中獲得滲透空間。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豐興是台灣老字號電爐煉鋼廠,建廠以來產銷營運及鋼鐵品質都處於高檔,向來有「小中鋼」之稱,其鋼筋、型鋼、圓棒能有高市占率,並非平白獲得,外來進口型鋼在台灣很難打破豐興經銷網,頂多只能造成干擾效果。

 

報價提升 鋼鐵股硬起來

2016年08月03日 04:10 曾萃芝/台北報導

台股昨(2)日漲多回檔11點,鋼鐵股因報價提升獲利增等諸項利多浮現,類股強漲0.89%,中鋼(2002)、中鋼構(2013)等技術面強勢表態。

元大投顧鋼研究員李侃奇指出,鋼鐵股強漲主因大陸正式啟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計畫從今年起以3年時間縮減粗鋼年產量1億到1.5億噸,超過去年大陸粗鋼產量逾12%,為大陸近20年來規模最大鋼鐵「去產能」運動,且中國兩大鋼鐵龍頭廠寶鋼及武鋼洽談整併,將躍居大陸第一大鋼鐵集團,有助供需平衡。

遠百加碼 竹北停8BOT明年動工

2016年08月04日 04:10 龍益雲/新竹報導

遠百加碼 竹北停8BOT明年動工

北台灣最大空中花園 遠東百貨集團規畫新竹縣竹北市停8停車場整體外觀,以客家山城圓樓、北台灣最大空中花園的意象設計。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遠東百貨集團投資新竹縣竹北市停8停車場規畫藍圖昨(3)日曝光,整體外觀以客家山城圓樓、北台灣最大空中花園的意象設計。

新竹縣長邱鏡淳昨日在聽取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董事長李靜芳、總經理羅仕欽提出的最優化方案,期許在兼具環境維持、住商互動、回饋地方、共創繁榮的原則下順利推動,全案預計2017年夏天動工、2020年落成啟用。

 

 

 

 

 

 

鋼廠去產能 死了半截又復活

2016-08-05 03:20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大陸官媒新華社實地追查寶鋼、馬鋼、武鋼三大國有鋼企巨頭,揪出「停產鋼廠在鋼價反彈後又立即復產,等於死了半截又復活」的事實真相,報導強調,去產能要達標,該硬的要硬起來。

在習李號令「鋼鐵去產能」軍令狀下,工信部統計,上半年削減鋼鐵產量1,300多萬噸,僅占年度目標4,500萬噸不到三成。拖延之外,更誇張的是,6月和4月粗鋼產量還連創歷史新高,顯然鋼企邊去產能邊創新高。

報導指出,在轟轟烈烈的去產能政策動員下,為什麼沒有達到預期?馬鋼集團董事長高海建直指,因為今年3、4月鋼材價格反彈後,鋼鐵產量又一下子上去了。原因出在「原本死了半截的鋼廠,由於外部資金注入,又宣告復活了。」

實地調查鋼廠發現,華中地區的小鋼鐵廠在第2季開始復產,尤其條鋼增產最明顯,「小鋼廠根據產量發工資,會四處打遊擊復產,如果不能徹底淘汰,始終就會春風吹又生。」調查也發現,去產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省上報的去產能目標,與實際落地情況也存在一定偏差。以政策目標來說,河北今年設定壓減煉鋼產能1,422萬噸、江蘇390萬噸、山東則在「十三五」期間壓減粗鋼產能1,500萬噸,折合每年300萬噸。不過,實際情況卻沒有這麼樂觀。調查指出,地方上報是為了爭取專項支援資金,先報再說。針對這項漏洞,國家發展改革委因此在年中召開的鋼煤去產能會議上表示,「地方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就是軍令狀,年底要盤點交帳。」強調沒有完成的將被嚴肅追責。在年底大限之前,下半年勢必將進一步加大去產能實施力度。其中,加速推進去產能的最大一塊石頭,就是要解決包括環保法在內的法律法規。環保部7月開出第一槍,通報各省將開展鋼鐵業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沒幾天江蘇中小鋼廠就陸續宣布停產,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估計,近期江蘇省的建築鋼材日產量將下降15%。

中鋼構接單 旺到過年

2016-08-05 03:53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中鋼構(2013)全年訂單飽滿,並有機會與台積電合作在南京建廠,法人估其今年營運獲利與去年相當,穩健發展後市看俏。

董事長郭新進指出,台積電對科技廠房的品質要求十分嚴格,中鋼構與台積電長期合作建立良好默契,任何進一步的合作都樂觀其成。

法人指出,台積電到南京建12吋晶圓廠已動工,預定2018年底投產,並於2019年達到設計產能,此為全球科技業大事,目前建廠工程緊鑼密鼓進行,所需鋼構量至少3萬公噸,雖由大陸當地企業統包,但台積電表明希望中鋼構在監工品質等方面參與協助,中鋼構至少參與施工顧問合作,若價格合宜,不排除就近由昆山廠供料。

總經理陳擇良表示,對施工品質的嚴格要求,是中鋼構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未來持續對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有信心站穩優勢地位。

中鋼構目前在手工程案飽滿,較重要的包括中和大陸工程住宅案約2萬公噸,淡江大橋第二標工程1.8萬公噸,台北忠孝東路著名大樓9,000公噸,台中聯聚建案1.4萬公噸,還有台積電中科廠房全部案量3.2萬公噸今年底前全部出貨完畢,另台中港中龍鋼鐵儲區棚架工程有4.7萬至5萬公噸鋼構量,會分四年逐步完成。

此外,還有高雄海洋音樂中心、高雄新光路遠雄65層大樓以及中華路國城45樓住宅等多項工程,「足以讓中鋼構忙到過年」。

中鋼構EPS 圖/經濟日報提供目前中鋼構全員上緊發條,照顧好各項工程進度。法人指出,中鋼構近年除大陸昆山廠外,進軍柬普寨有成,掌握東協市場,逐步展現國際競爭力,發展前景看好。

 

 

 

汽車換材質 日鋼廠應變

2016-08-06 03:05 經濟日報 編譯張若怡/綜合外電

汽車製造業為了因應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讓車子變得更輕、更省油,因此漸漸揚棄原本使用的鋼鐵,轉而採用鋁和碳纖。這正促使過去和汽車業密切合作的日本鋼鐵業者思考因應之道。

福特汽車(Ford)銷路最好的輕型貨車F-150的車身並非使用傳統鋼材,而是使用鋁,如此一來,車重少了300多公斤,也提升油耗效率。特斯拉(Tesla)新款房車Model 3也廣泛使用鋁。

汽車業使用輕量化材質是當前的主流趨勢。鋁的密度大約只有鐵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能在不犧牲強度的情形下減輕50%的重量。這股潮流使得以鋼鐵為主力的神戶鋼鐵,打算增加鋁事業投資。日本最大鋁生產商UACJ預測,到2020年,日本汽車鋁製品市場將是現在的二到四倍。

另一個選擇是質量比鋁輕,但強度卻高於鋼鐵的碳纖。豐田汽車6月發表Prius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其後門為碳纖材質。

日本生產商如東麗和帝人,控制著全球一半的碳纖市場,但在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於保險桿和汽車零組件方面,日本仍然落後。為此,三井集團與日本金澤技術研究院的創新複合材料研發中心聯手研發樹脂轉移模塑(RTM)技術,將樹脂應用到碳纖,再用加熱的方式進行模塑。

鋼鐵依然有其市場。新日鐵住金研發出一種新型鋼板,其重量比目前市場上強度最高的鋼少了20%,預計最快2020年開始量產。

>>回上一頁
COPYRIGHT

台灣鋼鐵集團

Taiwan Steel Group

聯絡我們
  • (02)2599-2838

  • (02)2599-3686

  •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2號2樓

QR CODE
© 2022 台灣鋼鐵集團 沛波鋼鐵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 隱私權政策